Monday, 24 January 2011

2010夏日紀行

久已耳聞紐約長島距歐陸最近的南北兩叉口(South Fork; North Fork)近幾年來多了不少有趣的新酒莊, 加上海港景色, 新鮮漁貨及本區生產的各色農產品(包括蔬果, 乳酪, 鴨及鴨肝等等...), 著實吸引了不少曼哈頓名廚到此開業, 有些甚至一併經營起自家的小農場或民宿(美國或歐洲的民宿有些非常有特色, 住宿及餐飲品質也很講究, 價格當然也頗高檔, 比一般大型的休閒旅館只會更貴些, 這點和亞洲的旅遊生態有點不同.)  南叉口是知名的漢普頓區(Hamptons), 此地以沙灘, 名店, 藝術品買賣及美食聞名, 早已是紐約甚至世界上流社會的play ground. 北叉口則較少開發, 雖然還沒有加州酒鄉的規模, 但略為荒蕪冷清的北國氛圍與夏日暖而不熱的陽光卻令它別具一格, 是一塊少有商業氣息的原鄉璞玉.



從大妹Manhasset的家沿495一路直殺到Mattituck的Shinn Estate酒莊加民宿.(出發晚了, 因為早上還和弟弟及侄子去了長島的飛行博物館. 這不是觀光勝地因此人煙稀少, 但很有歷史感及教育價值. 家裡如有聰明好奇的小朋友建議可以帶他們來.) 照片背景是葡萄園.





品酒小屋外面對葡萄園的小露台.

參考一下酒單.

這裡的標示沒有很清楚, 先闖進他家的民宿Lobby很冒失的問了一位正在優雅地享用下午茶的女士才找到此處.



下午4點多, 天氣還略有些悶熱(酒莊主人很貼心的準備了很像濟公用的小蒲扇放在木桌及長板凳上備用), 因此先試了一款100% Chardonnay 白葡萄的氣泡酒, 一款Sauvignon Blanc 白酒, 一款Riesling白酒(酒莊命名"Luminous", 酒色清澈, 天然微甜, 葡萄來自Seneca 湖, 有淡淡的花香及檸檬香, 是這幾支白酒中比較有意思的一支. 氣泡酒及白蘇維翁(Sauvignon Blanc) 很適合這樣的夏日午後, 不過比較單純, 口感也很清淡, 要冰一些比較好喝.)

再來是一支粉紅酒(Rose), 香氣很精彩: 草莓, 覆盆子, 甜瓜, 花香等等, 不過單喝的話非常dry, 搭配餐點應該比較好.

最後是3款紅酒: 1支Merlot, 2支以Merlot為基底混以少量Cabernet Sauvignon 及Petit Verdot, Melbec, Cabernet Franc 的紅酒. 整體說來, 這一區的紅酒當作日常餐酒挺不錯, 但口感及香氣的變化及多樣性還須等些年觀察一下.



酒莊一景: 漂亮女生及美麗的葡萄藤

(天下最性感的物事中之兩樣)



如果我是莫內就會忍不住畫下來的景色:

葡萄架下品酒的帥哥是讓我們家姊妹經常大嘆 party 中沒啥搞頭的弟弟.........

最有型的男生是自家兄弟~ ~ ~ ~ ~




Mattituck 鎮上的 cheese 小舖, 裏面各色熟成度正好的美味 cheese 讓我忍不住想搬來這裏. 進口到台灣之後種類少了不少, 適食的時間點也不大容易十全十美. 雖然快回台灣了還是忍不住買了幾樣, 外加一塊好好吃的無花果糕.



Mattituck 寧靜的街景


Venus 後面一排彩虹色的木椅很有意思, 一路上幾個地方都有, 好像是 North Fork 的特色, 可惜沒照清楚.



很登對的兩人在"Love Lane"的路牌下合照, 連包包都像事先配好的!!!!!



馬具店:

騎馬是流行的活動, 不過非常不便宜.



飯前酒喝完了, 來到 Port Jefferson 看晚霞吃海鮮. 船隻正在返航, 長島沿岸的各港口是私人遊艇的天堂.



Fifth Season: 晚餐的餐廳

露台上坐滿了喝著前酒看夕照等待座位的客人. 這條街就在港邊, 有幾家藝品紀念品店及一家中型的旅店, 越晚有人潮越多的趨勢, 幸好一路上不惜用台灣的手機打了幾次電話把訂位搞定, 否則這家餐廳看來很夯, 不免向隅.



蟹肉沙拉之類, 好吃但菜名有點記不得.

先點了兩種長島本地釀的啤酒配前菜: 1種琥珀色的Ale和1杯黑啤酒, 服務的小夥子建議的, 果然和幾道本地海產都很相配. 在產酒區的餐廳用餐, 這一點是很大的樂趣, 餐廳的工作人員總是能為客人把土產酒餚配出天然的和諧度, 而且又可以很放鬆的享受高品質的服務及餐飲(不用盛裝, 價位也合理得多), 食材的新鮮度更是沒得比. 



簡單美味健康的甜菜根沙拉



龍蝦沙拉

龍蝦肉又多又鮮又甜, 一點都不需要沾醬.



湯頭也不錯



我不吃但大夥兒吃了都極力讚賞的淡菜

這種淡菜個兒小些, 看來也不肥, 但聽說滋味挺好, 用麵包沾了些醬汁嚐了幾口, 真的不錯.



牛排也不壞


點了2杯附近產區的紅, 白酒後, 不想辜負那麼好吃的龍蝦, 酒單上沒有找到足以匹配的當地氣泡酒, 所以選了熟悉的加州Chandon Rose(Moet  & Chandon 的加州廠). 這款酒一向物超所值, 價錢只有Moet的3分1但口感香氣都極接近, 除了氣泡大些, 沒那麼細緻優雅之外. 4分之1(約750ml的4分之1)瓶的小瓶裝更是聰明的做法, 適合一個人的前酒或搭配一道菜.

後來在台北微風廣場的"Wine 乾杯"燒肉店喝到澳洲廠的, 滋味就差多了, 口感微酸沒什麼變化, 和 Green Point 酒廠的氣泡酒味道差不多, 以價位而言還不如家裡的每日氣泡餐酒Jacob Creek,
頗令人失望.


造訪酒鄉如果時間不太趕的話, 一天一兩處就好, 一般酒莊的建築本身及庭園造景也非常有特色, 值得放慢腳步細細品味. 這種走法品酒的人味蕾不致疲憊, 可以向酒莊的工作人員討教許多有關酒的知識. 不喝酒的人也可以自備野餐與朋友家人在風格各具的酒莊庭園享用.(品酒並非酗酒, 不必神經過敏以為大家是要來喝醉的. 很多家庭休閒時會帶著寵物及小朋友到葡萄園跑跑, 接近自然並且品味生活. Dan 則最愛在酒莊的草地上看著隨季節變化顏色各異的葡萄園練習他的樂器.) 酒莊主人很歡迎大家分享他們美麗的莊園, 也不一定要消費. 不過有些不歡迎帶別家酒莊的酒來他家就是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