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8 February 2012

墨西哥菜




第一次吃墨西哥菜也是在巴黎. 現在回想起來, 好像好多新的嘗試都從這裡開始. 常去的有兩家, 一家在拉丁區, 另一家靠近巴士底廣場. 後者規模較大, 裝潢及氣氛挺合調, Dan從西班牙來訪時會去用晚餐. 在歐洲想念墨西哥菜時, 這兒雖算是個不錯的去處, 但比起南加州的來, 可就差遠了. 加州墨西哥移民甚多, 因為地緣的關係, 食材也容易找, 所以自然好吃許多. 不過道地與否倒不敢說, 因為雖到過墨西哥, 但只停留短短的一天看看金字塔遺跡, 並沒嚐到甚麼當地的食物.  墨西哥菜和Couscous(北非小米, 加鷹嘴豆, 白葡萄乾, 肉桂粉, 淋上蔬菜高湯, 配辣羊肉腸或各式烤肉吃, 愛吃辣的話加些摩洛哥的特製辣醬Harisa, 真是物美價廉的人間極品!)一樣, 大部分台灣的親戚朋友剛開始都吃不慣. 原因有可能是某些相同食材的做法大相逕庭. 比如大紅豆, 亞洲如台灣和日本一般是做甜食, 墨式做法則略鹹, 與米飯一樣是主食之一. 所以呢, 大妹一看到墨西哥餐的紅豆就大皺其眉, 而Dan來台這麼久了, 遇上紅豆做的甜食仍然不敢恭維! 光是飲食一事, 破除成見就這麼難, 怪不得這世上戰事不斷. 其實如果拋開預設的偏見, 放開來試試別人的玩意兒, 意想不到的驚喜可多了!

加州常去的也有兩家, El Torito屬聯鎖店性質, 口味較重, 油一些也鹹一些, 價格不貴, 二三十塊美金含瑪格莉特調酒兩個人就足以吃得人仰馬翻, 菜色也不錯. 而且他們調的原味瑪格莉特冰砂最合我們的口味, 其他餐廳無論fancy與否一般都調得太甜, 可能因為老美嗜吃甜度高的東西吧!

另一家是Cantina, 菜式較清爽, 主打健康精緻, 龍舌蘭酒的酒單頗為可觀. 天氣好時這兒是上選, 可在戶外的庭園區用個early dinner, 吹吹响晚的涼風看看夕陽.

最近在Santa Ynez酒鄉的丹麥村Solvang附近也找到一家, 菜不怎麼樣, 不過龍舌蘭酒tasting選擇很多, 可以點不同的試飲組合, 由清淡到濃郁, 陳年時間短到長, 挺有些意思.




Cantina 的露台

Monday, 20 February 2012

猶太美食"Deli"


這是咱家正月初九拜天公的畫面

祝大家遠離討厭的人和事

壞運去

好運來

平安快樂

健康美麗

恭喜發財  年年有餘

開工大吉!

******


第一回試猶太菜是在巴黎. 然後以色列, 然後紐約, 然後加州.


巴黎的是在著名的瑪黑區, 極富文化色彩的一個區域. 這兒的Deli比較像中東美食大融合, 不只限於猶太傳統食物. 從這兒往塞納河邊散步過去, 近旁的小巷中也不乏黎巴嫩等阿拉伯風味的Cafe, 點心攤及餐廳. 天氣好時, 信步行來, 有中文書店, 英文書店, 賣義大利嘉年華面具及戲劇舞台相關物品書籍的小店, 各式著名畫作及攝影作品海報, 明信片. 乏了就隨時駐足, 來一點世界各地的小吃, 就著陽光, 樹影, 塞納河的波光夕照, 河畔及橋上的行人, 較之三星主廚的美食殿堂可謂各有千秋.


Saturday, 11 February 2012

新年快樂!

懶了一個多月, 2012的頭一天正好在網上, 就動動"筆"吧! (有時候還是懷念動筆的年代, 看書的年代: 墨香, 不同紙質的觸感及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