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7 February 2011

寬心園素食餐廳

弟弟一家選了這家餐廳陪素食的媽媽一起來, 擺設氣氛及服務都不錯. 今晚因為要參加侄子學校的音樂表演所以有點趕, 大家都只點了一道主菜(每道NT$280左右). 否則餐廳的建議是加NT$180點套餐, 包括沙拉, 養生果菜汁及優格甜點, 然後心平氣和地慢慢吃, 喝喝茶聊聊天. 這裏一坐定就上的普洱茶品質還算可以, 環境也頗適合閒磕牙, 如果三五好友人數不多, 想要打發一個下午或晚上之類, 來這邊挺好. 但若是一大家子聚餐, 可能還是去方家小館之類傳統的中式餐廳比較好, 份量實在, 不論葷食素食也都能滿足味蕾.



餐廳陳設

從入口的玄關就可以感受到紫砂及陶土的色調

情緒馬上開始沉澱

有一種安定的作用

Monday, 21 February 2011

高更, 台北故事館及花博

在巴黎周末不能在家練琴時(會和休假在家的鄰居吵架)最愛去各式各樣的博物館轉轉, 展品固然精彩, 他們的庭園及戶外咖啡座更是各具特色, 看展累了, 可以在樹下花間喝點東西, 再加上以少少的錢就可以辦張學生通行證, 何樂而不為?

回台後去得少了, 選擇不那麼多是原因之一, 另外在自己的地方總是少了些四處探索的好奇. 一個和我交情甚好的法國女朋友遍遊世界, 卻直到30多歲才第一次去凡爾賽宮. 大家總是嚮往到遠處旅行, 身旁的好東西卻往往容易忽略.

這回的高更展好像沒有借到很多東西, 我們慢慢的細看也只花了一個半小時左右. 不過對高更在布列塔尼, 法國南部, 以及最重要的馬丁尼克, 大溪地等島上的生活及作品都有簡短但詳盡的介紹, 雖然有些重要的作品不在展場, 但仍可一窺堂奧.

走出美術館時已是上燈時分, 決定在近旁的台北故事館café用餐. 餐廳數面都是大玻璃窗, 雖然天色已晚, 仍可看到故事館建築及花博會場彩色的燈光.

Saturday, 19 February 2011

三井Cuisine M

幾乎是一年一聚的大學時代好友北上看書展, 這是他工作上的年度大事, 我們也因而得以趁便見面聊一聊. 好久不見的法國求學期間學姊也正好有空, 便一起來試試這家餐廳.

這家三井我也是第一次來, 不過農安店及敦化店都去過數次, 食物品質及服務都還算不差, 所以直接帶遠道而來的朋友過來應該不會太失望吧?

位於信義誠品對街的花旗大樓一樓, 他家入口十分隱密, 位於大廳櫃檯旁的一方簾幕後頭, 沒問一下櫃檯人員的話幾乎找不著. 不過簾幕旁總有人候著帶客人到座位上去, 所以雖然沒有任何招牌或標示, 倒也沒造成困擾, 可能業者有意營造類似私人club的風格吧!

依舊以他們一貫的黑為底色, 但不同於農安店的較本土化及敦化店的開闊空間, 這裏的氛圍比較沉靜, 一進來最吸引目光的是懸吊半空的玻璃酒櫃, 存放著清酒及葡萄酒, 酒櫃後方則是廚房料理區. 水晶吊燈的光影折射及柔和低沉的爵士音樂襯托著杯光衣香, 成功地為這有些兒台化的日式料理作了一個雖有意西化卻還不落俗套的包裝.


Thursday, 3 February 2011

168 Prime 牛排館, 維多利亞酒店, 2011, 1月

記憶中台北所謂的頂級牛排總是很貴又難吃, 裝模作樣的用了很多名牌餐酒具等等但實際品質並不好, 頗為金玉其外. (鐵板燒和日式燒肉因為料理的方式不同所以另當別論, 不在此列.)
近些年國人吃牛的風氣大開, 口耳相傳講究的牛排館相繼開張, 老店也據說有些新的做法, 因此決定可能值得再試一試.

怕有至少10年左右沒進過台北的高檔牛排館了, 實在沒啥信心, 老實說在美國也有不少難吃又貴的店. 吃過最棒的是美國中加州酒鄉的, 旁邊就有很多的牧場, 當地人非常清楚如何處理他們的食材, 再搭以當地的美酒, 那滋味絕不是你在紐約(市區)巴黎或東京所謂的名店可以比擬的. 價位更是只有大約3分之1左右. 不過這兒的氣氛及食物的分量都比較粗獷, 如果你比較喜歡(或當下比較想去)講究精巧細節的店, 這種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此地serve的單杯酒也是份量可觀, 通常有6到8盎斯左右)的道地美國西部牛排館可能就不是你的首選了. 但是, 酒鄉的餐酒文化及用餐環境還是有一定的精緻度, 總體說來還是物超所值.

這晚Dan在維多利亞酒店一個舞者年終party表演, 搭他的便車去試了一下最近頗負盛名的"168 Prime".  食物, 單杯酒款選擇和服務都算不錯, 餐廳的擺設簡單但氣氛熱絡, 還有一個很棒的臨室外游泳池及飯店鐘樓的花園. 雖然園中小亭裏木桌座位旁置有幾座室外用的暖氣, 可惜今天還是冷了些, 否則天氣好時在花園中喝喝前酒再用晚餐就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