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6 March 2011

Abu's Brasserie

過了農曆年, 我們的周二午餐會春酒選在這兒, 很高興看到新春假期後好久不見的朋友, 可惜餐廳的表現大不如預期. 

一天晚上要到附近聽爵士樂團表演, 碰巧看到餐廳招牌, 還很興奮地過去拿了菜單參考, 上面也的確有些我在美國或法國時愛吃的家常菜, 平常在台北不易見到, 因此這份二店的菜單較之四維路一店的更吸引我. 餐聚的幾位當中有人很愛淡菜, 因此訂位時特別詢問了一下當天是否吃得到, 結果聽說是因為週末進貨, 通常禮拜一前就已賣完. 這也還OK, 不過當天點菜時有幾道如胭脂蝦等我們有興趣的菜也沒有, 但菜單上還是有些看來不錯, 所以另點了來試試. 可惜結果很像在紐約吃台菜, 菜名看來很對味, 菜上來嚐了之後(有些連嚐都不用嚐)則完全不是那回事.



香港來的阿布師近來在台北頗享盛名, 那日聽說有一桌熟客, 所以大廚本尊也在場. 一店據說是較為精緻的版本, 以"道地"(authentic)法義料理著稱. 不過就像早期的法樂琪一樣, 菜單上有"魚翅"讓我頗為存疑.  當然你也可以不管所謂道地與否, 走創意無國界料理路線, 但如此在菜的命名上也該有所更新, 否則的話就像在節目單上排了巴哈, 結果演奏了一整晚蕭邦一樣, 很令聽眾摸不著頭腦.  撇開這些不說, 當天的某些食材品質及新鮮度也頗令人搖頭.

當天他們幫我們排了角落的幾張桌子之一, 中間以一長桌分隔, 長桌上可置冰桶, 酒瓶, 酒杯等物, 很適合品酒. 這回因為是開春第一次特別帶了一支粉紅香檳, 隔壁桌的十來位更是像在舉辦小型的餐酒會, 香檳紅白酒一樣不缺. 這角落對愛酒人士挺適合, 但廚房於我們也僅一牆之隔, 隔音又很不好, 時時可聞杯盤鍋具碰撞的聲音, 別說聊天時很難聽到對方說話, 連用餐時都無法靜下心來, 簡直快被吵得神經衰弱了!




入口處

當天天氣挺好, 風和日麗, 春天來了似的

本來心情不錯



這支Rosé顏色較深些

有點淡紅寶石的色澤

超適合搭生蠔






套餐Menu

付主菜旁標示的價格

包括沙拉, 前菜選一, 湯品選一

主菜, 甜點

咖啡或茶




單點菜單



酒單不大

不過有幾支酒挑得不錯



這倒是個聰明的主意

點套餐搭酒時

有幾支真的划算

尤其是House Champagne

只要八百多台幣



單杯紅酒選擇


單杯白酒選擇

Columbia Crest 選得很棒

一般都品質很不錯且物超所值




沙拉有點無聊且醬放太多

這餐盤更是精彩

反賓為主

一點都看不到食材的顏色

色彩濃烈雜亂

看了頭都痛了!

再加上廚房的噪音........




麵包味道不壞

食材是好的

不過烤功不行

嚼起來黏黏的

彈性韌度都不夠



牛肝菌卡布奇諾蘑菇湯


洋蔥湯

湯品平平



白豆蔬菜燴羊膝

這原本是我的最愛之一

期待很久

所以特別失望

羊肉有個奇怪的後味而且不香

新鮮度有問題

至於白豆更是看不到一顆

他們的說法是打在醬汁中

但也完全嚐不到白豆的細緻綿密及香氣



春雞波特派

最先嚐到是在愛爾蘭

後來在加州這個文化鎔爐也常常去吃

各地喜歡用的食材不大相同

如雞, 腎臟, 火雞等等

這兒的放了2小隻春雞腿

看來不錯???



打開之後

湯湯水水的

倒像鹹稀飯(廣東粥?)



紅酒燴牛膝

滋味OK

但醬汁也非常稀



蘑菇蟹肉扁麵

麵條本身及食材不錯

可惜太油了些



這支紅酒柔順均勻

點了2杯來配牛膝及羊膝



甜點:

薄荷葉, 壓碎的巧克力餅乾

下面是沒甚味道的白色慕斯



氣泡礦泉水

幾道主菜除了蟹肉扁麵之外

其餘3道味道都差不多

茶淡到像是燙杯子用的熱水

Espresso雖然味道還好

但是美式咖啡的濃度

總地說來

品質如此

名氣可以這般夯

這店的行銷非常令人佩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